7月9日,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的一场丧事简办引发了村民热议。村民安维贤家摒弃了传统的奢华宴席,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饸饹面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。没有喧闹的鼓乐,没有铺张的排场,只有筋道可口的面条和真挚朴素的情谊,这场简约而不失庄重的丧事,成为村里移风易俗的新典范。
以往,村里遇丧事时,不少家庭会操办规模不等的宴席,不仅筹备繁琐,更易因攀比加重家庭经济负担。而这次,安维贤家积极响应村里“节俭办丧”的号召,用寓意“长长久久”的饸饹面代替传统宴席,既保留了丧事的仪式感,又让追思缅怀回归本真。
“大家来送老人最后一程,心意到了就好,何必铺张浪费?”村民虎成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。在他看来,一碗饸饹面看似简单,却饱含对逝者的怀念和亲友间的温情,既减轻了主家的负担,也让丧事更加纯粹。他坦言,今后自家办红白事也要效仿这种做法。“现在这样多好,少了虚礼,多了真情,大家心里也踏实。”其他村民也纷纷说道。
这一变化,得益于和顺新村红白理事会的推动。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,制定了《村规民约》,明确要求婚丧嫁娶不得铺张浪费、互相攀比。结合当地“吃饸饹面顺顺利利”的民俗,理事会将饸饹面定为丧事“标配”,由村民互助,现做现煮,配上简单的臊子,既尊重传统,又将开销控制在千元以内。
在和顺新村的文化广场上,《移风易俗倡议书》被村民们翻得卷了边。该村村委会主任陈永东指着墙上的“文明积分榜”介绍,村里把简办红白事纳入积分考核,攒够积分能兑换生活用品,现在全村已有12户人家办丧事时主动选择了饸饹面“宴席”,一碗饸饹面正悄然改变着乡村丧葬习俗。
一碗饸饹面,盛的是乡情,暖的是人心。如今,在良田镇和顺新村,红白事简办蔚然成风,温馨的烟火气,升腾起文明新风。(记者 刘旭卓)